随着我国化妆品产业的发展,产品端呈现细分化、差异化的趋势,功能性护肤品成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细分品类。其中,皮肤学级产品规模在2019年达到了135.5亿元,近五年CAGR达23.2%。
相较其他几个国家,我国皮肤学级产品人均消费仍然较低,而近年来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到人们皮肤问题慢慢的变多,可见功能性护肤品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。
2021年新版化妆品条例正式实施,行业规范要求更高,未来劣质产品将退出市场,专业的功能性护肤品牌将迎来更好发展。
功能性护肤品主要包含皮肤学级护肤品及“重成分”护肤品。随着我们国家化妆品产业的发展,产品端呈现细分化、差异化的趋势,功能性护肤品成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细分品类。
皮肤学级护肤品即所谓的“药妆”,以天然活性物质为主要组成,国内代表品牌包括薇诺娜、玉泽,国外代表性品牌包括理肤泉、薇姿、雅漾、科颜氏、修丽可等。“重成分”护肤品指的是重视成分构成及产品功效的护肤品,代表性品牌有Home Facial Pro 和 The Ordinary。
2010-2019年,中国皮肤学级产品规模不断的提高。2019年,中国市场规模为135.5亿元,同比增长32.3%,其中2014-2019年CAGR达23.2%,呈高增长态势。
皮肤学级护肤品在我国市场上处于导入期阶段,与其他几个国家相比,我国皮肤学级护肤品人均消费较低,2019年为1.4美元/人,而日本、韩国、美国、法国、英国人均消费分别为6.3、5.1、9.4、27.6、4.6美元/人。未来随着我们国家人均收入水平提升、功效性护肤品渗透率提升,功效性护肤品市场提升空间潜力巨大。
近年来,随着时下人们工作及生活上的压力增加,加上环境变化、化妆品不正确使用等因素,人们皮肤问题不断增多。2019年我国非处方皮肤科用药销售额同比增长48.6%至8.5亿元。功能性护肤品具有舒缓、抗敏、保湿、修复等功能,有助于帮助皮肤问题患者修复皮肤,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。
2020年6月29日我国正式对外发布《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》,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,1989年颁布实施的《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》同时废止。通过新旧监管条例对比,新版条例对化妆品功效宣称要求更为严格,并且要求应有化妆品注册人、备案人对化妆品质量安全和功效宣称负责,惩罚力度也更大。在此背景下,品质低劣的产品将退出市场,专业的功能性护肤品牌将迎来更好发展。